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点击蓝字跳转)
一文看懂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IRCTC)全景!专家报告、学术征文、青年交流全揭晓!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9大期刊联合征文|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正刊发表!
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发起,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车与机器人专委会和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机器人及智能焊接专业委员会联合支持的“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于2025年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市举办,大会以“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与突破”为主题,围绕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路径与标准化建设和跨学科融合等领域展开交流。
会议邀请我国深耕于智能机器人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相关院士、资深专家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在仿生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机器人伦理与安全、连续体机器人、机器人标准与检测、移动双臂机器人与灵巧手等热点方向分享前沿技术和科研进展。
报告嘉宾
会议期间,数十位重磅嘉宾将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以下是第一批报告嘉宾名单:
张建伟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近三十年从事及领导多模态具身智能理论、机器人开源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在机器人类人操作、多模态智能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协同装配等领域的研究。
王田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北航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特聘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北京大区主席等。
先后从事了30年人工智能与移动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研究,分别在西安交大、西工大、清华大学、意大利国家仿生力学 实验室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去南极参加过第29次南极科考机器人无人值守试验,曾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部级一、二等奖等6项奖励。
作为首席科学家,曾分别担任“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的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先进制造技 术专家组组长、服务机器人专项组长等,还先后担任过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
作为中关村创新合伙人及创业导师,创立了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发起了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先后参与孵化投资 的硬科技项目,包括3家上市公司:服务机器人九号、医疗机器人天智航、工业机器人埃夫特,预计近2年内还将准备 IPO的项目:磁悬浮高速电机飞旋科技、水下机器人深之蓝、水面无人舰艇云洲智能、智能语音识别思必驰、农业装备 大数据服务与自动驾驶博创联动、无人驾驶大脑智行者、GPU矩阵计算芯片象帝先、高端无人机发动机服务中发天信、 神经外科机器人头部柏惠维康、高端中医药抓取分拣&煎药配送设备厚达智能、数字化齿科加工与医美正畸微云机器人、 肿瘤放疗智能规划与机器人瑞尔医疗等约12家。
孙立宁
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先后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等荣誉。孙教授现任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十五”863计划MEMS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十五”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国家科技部服务机器人重点科技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十二五”863“计划微纳制造技术主题专家、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公司董事长。孙教授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团体职务。孙教授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微纳米操作机器人与装备、医疗与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在先进机器人机构、感知、控制、系统集成等前沿与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主持完成20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
赵 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论证组组长。赵教授主要从事极端环境服役机器人、机器人化机电一体装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赵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 论文300余篇,发表文章被他引17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出版著作2部,获省部级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航天部二等奖3项。
甘中学
复旦大学工研院副院长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专家,原美国ABB集团自动化领域全球首席科学家。现任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变革性技术科学战略专家;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主持国家重大示范工程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带领团队承担国家863、973等课题43项,拥有美国专利15件、中国专利126件,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3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董 凯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处长
现任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兼任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凯同志长期从事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曾参与《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10多个国家产业规划的起草工作;主持编制了《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园区)发展指数》《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及投资价值分析》《中国工业机器视觉产业白皮书》等多个研究成果,及《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研究》《上海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福建省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个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刘辛军
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现任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变革性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设计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机器人与机构学、先进与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0余篇,2014-2023连续十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兼任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副主任、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和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副主编、《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编委、《机器人》编委等。
段星光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机器人高精尖中心、医工融合研究院PI、科技部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指南编制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专项项目首席、人工智能与教育机器人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委会委员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SAC/TC591)、IEEE/ASME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高级会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会员、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段教授长期从事医疗机器人的系统设计、机器人感知与交互、导航定位与规划、人机协同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面上项目多项,承担国家863计划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专项项目负责人,承担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海淀联合基金、北京科技计划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利42余项,出版译著《医疗机器人》,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目。
刘海涛
天津大学教授
天津市机器人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委会、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计算运动学专委会和中国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机构学,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军科委创新特区项目等,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会议注册缴费
1.会议注册(以下方式二选一)
(1)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注册报名,然后进行缴费
立即报名,共赴行业盛会!
(2)PC端会议注册报名:
通过“机器人科学网”(www.robotsci.com.cn)-参会报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参会报名”进行报名,然后缴纳注册费。
注册成功并完成缴费后,请填写本回执并发送至邮箱:786390111@qq.com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07月21日 17:00:00
2.会议注册费:
3.参会人员须提前汇款至如下会议指定账号:
开 户 名: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白石桥支行
账 号:11001028600056025959
附 言:参会人姓名+单位+robot2025
(注:请汇款时务必注明参会人姓名)
4.注意事项
1) 注册报名是否成功以缴费后收到短信或邮件确认为准;
2)会议注册费含会议期间2个午餐(23日午餐和24日午餐)和2个晚餐(22日晚餐和23日晚餐),以及会议资料费。大会期间住宿和交通费自理;
3)注册费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主办单位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取并开具发票;
4)学生包括全日制在校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报名时须上传学生证;
5)退费事宜:如参会代表因故缺席,需退会议注册费,请在会议召开7天前,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向会务组申请退款,会务组收到申请后将于会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手续,退款产生的转账手续费由代表本人承担。会后不接收代表的退款申请。
会务组联系方式
王 伟:13810233376
张新学(会务):13305713232
张利梅(征文):13810170353
欢迎添加微信号:myrobot2001或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邀请进入大会会议群。
客服微信号
加群需备注:(“姓名+单位+职务/职称”)
需向单位申请、报备的参会嘉宾,会议通知盖章文件可点击下方蓝字下载《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会议通知文件。
附件: